见到黄景藏老师,记者首先对他的名字产生了好奇。黄景藏说,“名字是父亲黄卖九取得。”那是1962年2月,父母在援藏时生下了自己,或许是盼着这个新生儿勿忘家乡瓷都景德镇,一生坚守对陶瓷的挚爱,同时,又能拥有像广袤的青藏高原般志存高远的气节和胸怀。于是,父亲给自己取名:景藏。
多年来,黄景藏没有辜负父母对他的期盼。他致力于发扬景德镇的文化瑰宝,亦是父亲一生从事、一生迷恋的传统陶艺。他的青花分水深得其父真传,不仅精于传统花鸟,还在青花人物方面的创作上另辟佳境,大胆、泼辣、温润而虚实相间的青花分水技法将人物性格特征刻画得维妙维肖,入木三分。
1977年,15岁时的一次北京行,是黄景藏陶艺梦的最初。那是景德镇在首都举办的第一届陶艺展,时间长达3个月,作为团队中最年轻的讲解员,他看到听到已经名扬在外的陶艺家们在他面前谈论陶瓷、艺术,接触到社会各界人士对陶艺的喜爱,他也开始对陶艺有了好奇心,到底陶艺有着多大的吸引力,让父亲和这么多的人为陶艺而着迷?年轻的黄景藏怀着这个疑问,进入了红星瓷厂美研室,跟随父亲的脚步,走上了圆梦的荆棘小道。
按照黄景藏的话来说,那是一条多么枯燥的学艺之路,但是如果你没有坚持,就永远享受不到最后陶艺带给自己的成就感。白描、书法、临摹,白描、书法、临摹……5年的反反复复,当时的他并不明白父亲为何如此严厉。然而,父亲仍然认为他艺术基础不够深厚。为了让自己有更扎实的艺术基础,黄景藏花了6年时间在陶瓷职工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学习进修。果然,学习给黄景藏带来的是另一番新世界。
多年枯燥的训练和学习没有白费,黄景藏的作品最终得到了众人的肯定。但步入而立之年,面对周围的一片赞誉,黄景藏却给自己出了一道艺术创作上的难题!是坐享其成,墨守成规,沿着父亲走过的路一层不变地走下去;还是力求创新,另辟蹊径,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艺术天空?突破自我,意味着放弃以往用时间堆积出的成果。舍不得、挣扎、不甘心……当时的他,百感交集。然而,看着父亲在陶艺界,甚至可以说是为发扬景德镇陶瓷文化所作出的成就,他同样渴望为陶瓷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想到这里,他放下所有杂念,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一次艺术道路上的真正“再生”。
当初,青花写意人物采用陶瓷装饰表现方式并不多见,但黄景藏在这方天地中找到了乐趣和方向。在现代青花人物的技艺方面,他形成自己那种“以青花写意人物见长,造型功力浓厚,笔墨生动严谨”的独特风格。他将传统人物画的造型与青花大写意笔墨的同构关系拓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从他的青花作品中可以看出其擅于个人化的造型样式的运用,人物的五官用简约的线条勾出,头部以下则用鸡头大笔挥扫点染,主要以墨色、墨韵来塑造人物的动态,色、墨、线交融,相得益彰,画面充满激荡回旋的气势。空灵、松散、毫无造作的表现手法,在青花人物画这种不多见的陶瓷装饰表现手法中寻找发泄的内在张力。他作品中的人物造型严谨传神,画风质朴浑厚,笔墨苍润遒劲,作品注重思想内涵的传达,将“宁和、恬淡、含蓄、自然”的文人画审美趣味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是一次成功的艺术转型,黄景藏由此实现了艺术创作上的新飞跃。
从小的耳濡目染,令黄景藏对陶瓷异常执着。许多年前,在唯一的姐姐病重进医院的时候,父亲也没有放下他的陶艺,甚至姐姐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在每年大年三十的时候,父亲仍然忙着陶艺连年夜饭都要拖到深更半夜……直到如今,黄景藏也记忆犹新,从不理解到谅解,到敬佩,到崇拜,他说,他会像他父亲一样,执着坚定地走在陶艺创作的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