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陶文化、绘画文化、茶文化与商业聚集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的财富故事?深圳艺术家陈子光就是这个财富故事的创造者。从放牛娃到第一桶金,从艺术工作室到更宏大的商业梦想,陈子光为了他的陶吧产业化梦想努力着、创造着。
放牛娃的第一桶金
陈子光祖籍江西省临川市黎川县,早年父辈下放农村,读初中时父亲去世,陈子光被迫辍学,但他没有自暴自弃,长期坚持自学,这中间他做过放牛娃,砍过柴,种过地,也当过录像放映员。后来一次机缘到了陶瓷厂当工人,多年的自学,让他在机会到来时抓住了机遇,后来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并于199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992年,陈子光南下深圳闯荡,先后做过教人陶艺的老师,后来创办了“深圳子光陶艺作坊”、“深圳子光艺术工作室”。靠着以商养艺、以德传艺、以艺会友的理想情怀,陈子光逐步将艺术和商业结合,取得了物质和艺术上的双丰收。在艺术上,作品《轮回》获得2008法国巴黎卢浮宫国际画展特等奖;2009年在深圳举办个人艺术展《陶语·禅意》;创作的大型陶浮雕作品《财富演绎》获得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会创意设计大奖。
陈子光1998年创办了一个以陶瓷艺术和教学为主的陶吧,招收了8000多名小孩作为学员,每位学员一年收费300元,共20节课,每节课1个小时。在陶吧里,学生可以自由徜徉在陶文化的氛围中,从最基础的陶文化,到制作陶浮雕、烧陶,陈子光不仅交给学生艺术知识,更注意让学生从艺术课堂上学到做人的各种道理。仅这个陶吧,就让陈子光收获了240多万元的毛收入,这让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陈子光善于把绘画艺术和制陶结合起来,打造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赋予实物丰富的文化意蕴。以他创造的“爱杯”为例,就是两个陶壶,一个上面是正写的繁体“爱”字,另一个是反着写的繁体“爱”字,两个杯子结合起来,寓意夫妻和有情人之间“反正都爱你”。仅这一对“爱杯”,每年就为陈子光带来几百万元的收入。此外,陈子光还独创了感恩壶、君子壶等陶艺,不仅艺术价值高,经济收益也颇为可观。
除了制作陶艺,陈子光还为一些城市制作陶烧的文化浮雕,或者帮大型艺术会所设计浮雕、陶罐等艺术品,他把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注入这些作品,颇受客户欢迎,陈子光在艺术财富、财富艺术的道路上也越走越宽阔。
永不放弃陶吧产业梦
陈子光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他不排斥名利,但也不会去刻意追求名利,他把艺术融入商业元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多地惠及他的慈善事业,同时为自己的艺术之路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10多年前创办陶吧,陈子光主要是为了基本的物质生活,而今,他有了一个更为远大的陶吧梦,这就是在深圳打造一个大型陶吧“梦工厂”,然后在全国不同城市打造连锁店,使陶吧的艺术气息滋养更多的城市人,同时在陶吧产业化的道路上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出来,做大做强这一独特的文化产业。
陈子光的陶吧产业化构想是:把艺术作品打包放在一个平台上,变成一个立体的盈利模式,这就是陈子光的整体构想。这个平台就是陶吧,只不过,与十多年前的陶吧相比,陈子光打算成立的陶吧,投资金额高达1000万左右,他甚至想和优秀的股权投资机构洽谈,给予股权投资企业一定的股份,双方求得共赢。此外,陈子光的这个陶吧,可以容纳多种多样的功能,比如追求精神享受的市民可以到陶吧欣赏各种艺术品;小孩可以报名学陶艺;大人可以品茶聊天,同时享受曼妙的古典音乐;甚至陶吧里面还可以设立一个高尔夫球场,如果说室外的高尔夫球场是锻炼身体、求得心灵放松的话,陈之光设想中的这个室内高尔夫球场,更是锻炼人的心灵,求得内心的宁静。
陈之光的这个陶吧将实行会员制,不同金额的会员享受不同的服务,同时,市民也可办学习卡,随时到陶吧学习各种陶文化,了解中国茶、中国绘画、中国音乐、中国书法等各种传统文化。在享受陶吧文化之旅的同时,市民还可以享受各种原生态的美食,这些美食是专门为陶吧特供的,比如在农村种植的稻谷、蔬菜、土猪肉、水库的鱼等。可以说,陈子光的陶吧产业化梦想,就是一个以陶吧里面的陶文化为主要载体,融合了美食、绘画、书法、茶等各种文化元素的艺术场所,里面包括吃喝玩乐等一条龙的个性化服务。这就是陈之光陶吧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当然,陈之光的陶吧最大“杀手锏”,还是他创作的各种独特的文化艺术作品。他最得意的,就是紫砂作品《百壶百味》,一壶一画一诗一书一印,即诗书印画壶五位一体全由他完成。据悉,《百壶百味》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