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其它>>|
《刘海戏蟾图》:哭笑不得的转型

发布:2019-4-8 10:40:45  来源: 收藏快报 [字体: ]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明清时期,“刘海戏蟾”是一个中国人很熟悉的民间传说。受民间传说的影响,无论是绘画领域还是瓷画领域,“刘海戏蟾”的图像都屡见不鲜。只是这个题材的瓷画(图1—图3),究竟在表达什么画意?深究起来还是个复杂的话题。

  从绘画史看,至少在明代早期就有一个身边有一只蟾蜍相伴的仙人形象存世。这个仙人是谁?明代当时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白玉蟾。如李时勉(1374—1450)在其《古廉文集》“京师四赞有序”中记载道:“京师近郊有贞明寺。予与二三友游至其地,坐僧房中,壁有白玉蟾、铁拐、寒山、拾得四像。僧官指求予赞,为之赞曰……”另一种认为是刘海蟾。如李日华(1565—1635)在其《六研斋笔记》所记:“雪中展黄越石携来《四仙古像》。一为铁拐李……一为海蟾子,哆口蓬发,一蟾玉色者,戏踞其顶,手执一桃,连花叶,鲜活如生,背绿竹六茎,不见枝梢。一为寒山……一为拾得……”这种四仙组合的绘画,是明代常见的道教仙人绘画。画中其他三人的身份都没有分歧,唯有携带蟾蜍的仙人,身份认知不一。

  白玉蟾是南宋人,刘海蟾是五代辽国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道士。白玉蟾是全真派南宗五祖之一,南宗的实际创始人;刘海蟾则是全真派北五祖之一。因此,两人被奉为仙人受信徒顶礼膜拜,都是合理的事。或许在人的名号里有一个“蟾”字,画师们起初画仙人时,用一只蟾蜍陪伴身边来示意他的身份。但时间一长,这位仙人到底是白玉蟾还是刘海蟾,就分不清了。不过,从李日华对《四仙古像》的描述中有“一蟾玉色者”看,早期画的仙人是白玉蟾的可能性更大。

  到明代后期大家意见趋向统一,认为这位与蟾蜍为伴的仙人应是刘海蟾。但民间又节外生枝,闹出个“刘海戏蟾”的说法来。“刘海”是何许人也?并没有真实的历史依据。很可能是将“刘海蟾”这个名字拆分为“刘海戏蟾”,并附会出种种传说故事。

  为什么会出现由“白玉蟾”到“刘海蟾”再到“刘海戏蟾”这样的变化?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当时社会上商品经济发达,人们追求金钱的欲望越来越旺盛,客观上需要一位接地气的财神来满足精神需求;二是刘海蟾有变身财神的某种条件。

  所谓变身财神的条件,与刘海蟾当初得高人指点悟道的故事有关。据《金莲正宗记》记载:刘海蟾“年一十六岁,以明经擢甲科,累迁至上相。平昔好谈性命之说,然终不得其妙。一旦,有道人来谒,邀坐堂上,以宾礼待之。问其姓名,默而不答。但自称正阳子,愿乞鸡卵十枚,金钱一文,安金钱于桉上,而高累十卵,危而不坠。海蟾叹曰:‘危哉。’先生曰:‘相公身命俱危,更甚于此。’海蟾顿悟。先生乃收卵而藏之,擘金钱而弃之,遂辞而去。”刘海蟾“顿悟”后,弃官抛家,佯狂而去,毅然走上求道之途。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刘海蟾弃世离家与金钱上“高累十卵”的危险景象有关。所以,金钱在“顿悟”后的刘海蟾眼里是危险的物品,必须弃而远之。

  比如在明代宫廷戏剧《李云卿得悟升真》里,刘海蟾曾作过一诗:“个个觅长生,根元不易寻。要贪天上宝,需弃世间金。炼就水中火,炼成阳中阴。金蟾脱壳后,明月照天心。”这几句诗正是刘海蟾道家出世思想的自白。

  然而到了明代后期,民间的想象却是相反的,把“要贪天上宝,需弃世间金”的刘海蟾,看成了能变出金钱的高人,并把他当财神供了起来。在这过程中,刘海蟾身边的那只蟾蜍也起了很大的变化,成了能吐金钱的三足金蟾。“刘海戏蟾”的传说中,刘海用一串金钱勾引三足金蟾,让它不断吐出金钱,以满足人们贪婪的欲望。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瓷画上的“刘海戏蟾”。明代中期的瓷画上,刘海蟾通常与铁拐李、寒山、拾得一起出现,这与绘画中的《四仙古像》一致,都是在表现他们作为道教神仙的风采。而到了明代后期,刘海蟾更多地是以单独形象出现在瓷画中。这与他新晋财神的身份有关,财神总是更受民间欢迎。

  明代刘海蟾的形象,大致是个整天嬉戏游玩、胡言乱语的“风魔汉”。《李云卿得悟升真》里,刘海蟾曾在出场时介绍自己道:“贫道混俗和光,常于闹市之中,口发狂言,串拖二八金钱,每与孩童嬉戏游玩,人皆见而恶之,皆呼贫道为风魔汉。”这样一个“风魔汉”,在明代能入戏、入画,显得很有魅力,这自然与他能够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有关。

  看图1—图3中的刘海蟾,也是一个“风魔汉”的形象。但图中更多、更夸张地强调他的戏蟾动作,暗示他的“财神”意义。由于刘海所戏的那只三足蟾蜍有神奇的吐钱能力,明代后期甚至还出现了许多单独的三足蟾瓷画(图4、5)。这是人们对金钱极度崇拜而产生的焦点转移现象。由此也可反证,作为三足蟾的主人刘海蟾,此时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财神了。

  将一个鄙视金钱的道教思想家转型成能给世人带来金钱的财神,中国人的想象力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