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行业都有其特有的发展规律,营销模式不能脱离规律而行。对于A、B两家企业所处的行业来说,尽管都是食品行业,但是对于饮料、饼干和膨化食品这三类产品而言,都各有其不同的运作规律,如果营销模式不能充分体现出产品的特性,将会产生巨大的矛盾。笔者曾经在一篇案例文章中描述过,一家原本以经营饮料为主的企业介入到果冻行业后,仍然按照饮料行业少品种、大批量的模式来运作多品种、小批量的果冻产品,结果与原有的组织体系、销售网络、销售管理等形成了无法调和的矛盾,最终使得果冻销售不断下滑直至消亡。
饮料是一种流通性、季节性、随机性、广泛性、功能性强的产品种类,要求必须具备密集型的分销网络,达到最广泛的终端覆盖;膨化食品则属于季节性、展示性、休闲性、多样性、潮流性强的产品种类,要求形成丰富品种规格的产品结构,并且在零售终端能够进行多品种的集中陈列展示,为消费者提供足够的选择性;而饼干除了具有部分与膨化食品相似的属性外,另外还具有代餐性的特色,在季节性和休闲性方面比膨化食品稍弱。企业的营销模式是否实效,就要看是否与以上三类产品的特性相吻合。A企业的销售网络以批发市场为核心,最适合饮料的销售,也适合饼干和膨化食品中的畅销品种销售,但是对于饼干和膨化食品的整体而言,却是不符合的,因为它无法提供充足的展示空间,不能让消费者进行最大化地选择,因此,A企业选择的渠道运作模式将会阻碍产品的持续成长。而对于B企业,就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来选择零售终端的布局和销售网络结构,并且对不同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这样的营销模式就一种符合产品行业规律的实效模式。
发展阶段。不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将直接决定营销模式的特性。A企业的销售规模为1亿元,是个中小型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往往特别注重对成本的控制,因此在营销模式上体现的是精简的特性。销售人员少,没有固定的区域销售机构,总部组织机构也非常精简,同时主要利用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省去了进入大型零售终端所需的各种高昂费用,以上这些措施都保证了A企业的固定销售成本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并且管理成本较低,相对容易为企业所掌控。但是A企业营销模式的弱点就在于,企业对销售网络拓展的深度欠缺,不利于形成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市场根基。B企业的销售规模则较大,则采取了不同于A企业的营销模式,其并非单纯关注对销售成本的控制,而更加重视在销售成本和市场控制中建立一种平衡关系,以支持企业在未来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相比较而言,B企业的营销模式真正符合市场发展的趋势,也就更加有生命力。
经营理念。由于企业的发展历史和企业家的个性特征不同,使得每家企业都有其认定的经营理念。比如,A企业的经营理念是重视对销售成本的控制,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回报,由此形成了依赖经销商和批发市场的渠道运作模式;而B企业则重视对市场的基础建设和销售业务过程的管理,因此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营销管理体系,在渠道结构上更加具有针对性,并且在组织结构上提供相应保障,这些就使得营销模式更加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资源状况。资源对营销模式的选择是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如果企业的资源没有限制的话,那么它可以选择任意一种营销模式,而我们也就失去了探讨营销模式的意义了。A企业的资源实力相对较弱,那么在人力资源和资金上的投入就会相对较低,企业也就倾向于采取精简的组织结构和销售方式,相应地营销模式就较为粗放,对市场的掌控力也较弱;B企业的资源实力相对较强,自然可以在人力资源和市场建设的资金投入上加大分量,可以通过设立区域办事处来强化对渠道网络的建设和对经销商的管控,从而获得较大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只有当企业依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性、发展阶段、经营理念和资源状况确定了最佳的战略选择,才能够设计出与之相匹配的营销模式,也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