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艺术家丹尼陶艺作品 今年文博会期间,艺术小镇举办了表演及现场艺术活动。图为香港艺术家在表演。
这是一个启动已5年的艺术小镇,但常驻艺术家却不到5位。与旁边梧桐山村落中自发生长的艺术群落相比,这个名叫“大望高地”的艺术小镇显得冷清而寂寞。是艺术小镇“门槛太高”?还是小镇位置“先天不足”?带着疑问,深圳商报记者日前走进了这座青山绿水环抱中的小镇。
到达大望村,在望桐路上行驶数百米后终于到了“大望高地”艺术小镇门口。进去之后,仿若进入了“世外桃源”一般,再也“嗅不到”来时路上的一丝喧嚣。经过一片开阔的空地,来到了两层高的艺术家食宿楼,旁边则是外形似厂房的艺术家工作室和展厅。
小镇稍显“冷清”
记者进入工作室时,小镇主人张雨方正与美国常驻艺术家瑞恩探讨相关作品问题。瑞恩·米切尔去年11月来到小镇,除了中途因签证回国一两次,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这里。在瑞恩的带动下,另外四位美国艺术家也相继来到了这里。今年文博会期间,瑞恩与他的同伴还参与了大望文化高地举行的专项活动“海外艺术家工作坊开放展”。
在工作室内,瑞恩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他的各种陶艺作品。作品呈现出典型的当代艺术形态,在技艺上与传统的中国陶艺大相径庭。“在中国进行创作时,我们更希望将自己的创意融合中国的传统工艺。”瑞恩指着较为抽象的作品说。
另一位美国艺术家丹尼来小镇已经两个半月。他的陶瓷作品则更具实验性:由数十甚至上百方块长条交织成的网状物品,还有些像纸、像布又像瓦的物件。“就是要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你认为像什么就是什么。”丹尼说。
记者问及这几位美国艺术家在业内名气如何?张雨方的回答则是:“名气不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是其创意和爆发力。引入国外艺术家,看重的就是其能给小镇注入不一样的想像力和文化元素。这正是艺术所需的。”
深圳艺术家沈鹭进入小镇已经两年多了。“我是入驻时间最长的。这里安静、空气质量好。厂房工作室比较适合我的当代艺术创作。”沈鹭告诉记者,去年、前年与她一样常驻的还有另外3位中国艺术家,但是这两年陆续去其他地方了。“对于多数艺术家来说,还是希望艺术小镇能聚集更多的艺术家,开放程度高,有业内外的人来参观和交流。”
想来的人其实很多
与小镇的“冷清和落寞”不同,旁边村落的街道上则挂满了“画院”、“原创艺术”等牌匾。各路艺术家自发聚集于此,借助较为低廉的房租进行自由创作。小镇环境不错、设施不差、为何吸引不来艺术家?
“想来的人其实很多。我就有很多朋友想要进来,但一直没成。”沈鹭说,一方面是小镇里工作室和住宿等区域较小,不太适合长期居住,另一方面则是有较高的门槛。“张总对当代艺术有着独特的看法,在艺术家的准入条件方面,有其自身的判断标准。”
上世纪80年代初从西安美院毕业的张雨方对于艺术有其执着的看法。“在2006年,我提出建"艺术小镇"并获批时,很多人觉得是"天方夜谭"。我希望小镇能成为守望心灵的最后一块净土。艺术是"急不来"的,也是不能"凑合"的。经过5年的努力,业内很多艺术家还是认可我的艺术判断力和学术追求的。现在看来,"艺术小镇"很靠谱。”
张雨方认为,虽然常驻艺术家不多,但断断续续来此创作的人实际上有20位左右。他们在此创作3个月到半年,留下一批作品,已然是极大的一笔艺术财富。“尽管小镇"长"得慢,但业内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地方。这段时间,我就收到很多周边艺术群落艺术家的入驻申请书。现在还在审核中。”
张雨方告诉记者,他目前正与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进行商议,希望能将艺术小镇建成国家画院的“南方基地”,引入国家画院的多位画家,让“大望高地”艺术小镇成为世界艺术家脑力激荡的地方,成为高端的全球艺术家互动平台。“有可能的话,最好能成为重要艺术流派的发现和推广地,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其学术和经济价值。”
门槛太高,先天不足
“我觉得他的定位太高。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其从天上拉下来,接上地气。”刘伟良是深圳大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从去年开始,他应张雨方之邀为“大望文化高地”艺术小镇做整体的运营策划。本身是画家的刘伟良特别理解张雨方的想法。但他也表示,面积达3000亩的艺术小镇需要的是整体的策划,而不仅仅是入驻几位艺术家就能“火”起来的。
“门槛太高了,缺乏与大众的接触和市场的对接。在宣传和推介上也不充分。”刘伟良认为,入驻的艺术家相对比较小众,与大众缺乏共鸣点。此外,小镇在展厅和艺术家的工作生活等硬件设施上还很不完善。比如,小镇目前只有4个展厅,总面积不足4000平方米。而两层高的住宿小楼也不能满足10位以上艺术家的生活居住问题。
张雨方坦言,小镇的确有其“先天不足”之处。尽管总面积达3000亩,但其中有部分区域处在深圳水源保护区内,相关部门对小镇内的建筑有诸多限制。这也是其在硬件方面难以达到艺术家期望值的重要原因之一。